红色资源凝结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党史国史文化,承载着内涵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深入研究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红色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深刻内涵、重要意义、面临困境、破解路径等进行研究,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切实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砥砺奋斗的历程见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升华,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践的精神蕴藏和时代彰显,能够赋能思政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研究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又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形成于我们党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能够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是题中应有之义。
1.红色资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红色基因,红色资源的政治性与思政课的德育功能相适切
红色资源既包括革命遗址、革命旧居、红色地标,还包括革命精神、红色文化、艺术创作,是物质形态、艺术形态与精神形态构成的综合体,融汇政治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于一体,承载着红色基因,是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的立体教材和精神财富,因而意识形态性是红色资源的本质属性。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政治使命,同时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关键举措,意识形态性始终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由此可见,红色资源与思政课虽然具有不同的教育呈现形式,但都充分体现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属性。从思政课德育视角来看,红色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励学生传承弘扬革命精神、激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鲜明的思政育人意义,这与学校思政课在政治品格上具有高度契合性。
2.红色资源承载着生动鲜活的思政元素,红色资源的原真性契合思政课的教育教学需求
红色资源凝聚了革命先辈的鲜血、汗水和精神,生动记录了我们党坚守初心、履行使命的革命实践历程,是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等教育的不竭精神“源泉”和“富矿”,蕴藏着无可比拟的思政教育元素。红色资源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及其理论形态的中国化范式展现,具有可听可看、可读可感、可触可信的具象化、原真性特征,实质就是其先进思政教育价值生成与丰富的过程。基于此,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能够满足以事释理、学史明理的教育教学目标需要,凸显红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活教材”“活化石”作用,有效弥补传统思政课教学偏理论说教、缺实践感悟的不足,让学生在触摸红色历史中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3.红色资源被赋予光荣的时代使命,红色资源的价值依归与思政课改革创新相互映照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发挥时,特别强调要“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这为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也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红色资源与思政课二者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核心要义在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最终目的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红色资源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具有历史的鲜活性与现实的生动性,既能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本源性优质资源,让思政课的理论框架更加全面系统和直观透彻,还能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实践场域”,引导学生于“眼见为实”中、“润物无声”处体会“大道理”和“真道理”,有力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懂弄通的头脑武装过程。
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借助红色资源的赋能效应,顺应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能够持续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从被动灌输到主动认知: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范式
范式转换绝不是简单的新旧更替、线性的全盘否定,而是基于新形势新情况的辩证扬弃和螺旋升级。思政课就其教学目标而言,肩负着向学生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双重任务。由于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思政课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以说教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虽然“灌输”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曾发挥过显著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简单的“被动灌输”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认知模式需要,学生在心理层面排斥反感“照本宣科”的说教、“单刀直入”地讲道理、“我说你听”的满堂灌。新形势下,以多种形式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能够彻底转变原有思政课教学“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现实窘境,促进教师授课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学生听课变“被动灌输”为“主动认知”,使红色资源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证明和重要依据。以此激活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情感体验的积极性,达到既用理论解释实践、又用实践印证理论的双向融入和双重验证效果。
2.从平面叙事到立体场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在场感
“在场感”给予体验者接近于叙事者的情感体验,这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希望达到的效果。正因如此,以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正成为流行趋势。相比传统高校思政课主要以课堂讲授和平面叙事为主,“信息技术 思政课”摆脱了文字、图片等单一维度的局限,日益得到高校和思政课教师的重视。红色资源因其固有的历史性、丰富性和真实性等鲜明特质,通过数字化应用到思政课教学中,能达到历史精神的跨时空传承和直接对话,实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迭代更新。红色资源的数字化赋能,将突破思政课教学的时空制约和地域限制,把革命遗址、纪念场馆、革命精神等转化为可视、可读、可交互的思政案例。还可以通过还原历史场景、营造沉浸体验等使思政课教学动起来、活起来、立体起来,进而“实现从肢体触碰到内心感应再到情感共鸣的沉浸式叙事”“消弭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场景的距离感”,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历史感、代入感和在场感,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统一”的明确要求。
3.从课本教材到生动教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感黏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教材给出的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既要将教材作为讲课的基本依据,还要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学术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思政课教师只有读熟教材、读懂教材、读透教材,才能真正驾驭教材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化、精神引领和价值塑造。政治性作为思政课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红色资源鲜活地记录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历史,记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飞跃历程。高校思政课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将本地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有机融入案例讲学、实践教学和红色研学,极大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供给,不断增强教学内容的信度和效度,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黏性,实现情感共鸣、理性认知和价值观认同的融会贯通。
红色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已经得到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共识,但仍然面临着社会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等多重亟待破解的困境,这些不利因素制约了赋能作用发挥,亟待深入研究破解之道。
1.从社会层面上看,存在功利主义的开发利用困境,对红色资源的传承保护不够系统
做好红色资源的传承保护工作,是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但是部分地方对红色资源的传承保护现状令人扼腕痛惜。部分地方对本地红色资源缺乏系统而整体的顶层设计,对具体的挖掘、搜集、整理、修缮、利用等工作统筹规划不够,甚至过于注重商业开发而忽视了红色资源的公益属性和教育功能,未能有效实现红色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围绕红色资源教育价值发掘,有的地方开展历史溯源和深度挖掘利用做得不够,还有的因为红色资源所凝结的同一历史人物、事件、精神有时分散在不同行政地域,部分地方政府彼此缺少沟通协作和共享意识,仅根据当地需要对红色资源进行分离式挖掘和片段式宣传,削弱了红色资源的整体性影响力。还有的地方探索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展陈内容和形式都较为单一,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宣介形式以静态观光和平面宣传为主,展现内容往往缺乏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以史为鉴、借史观今的教育效应未能得到充分释放,无法适应和满足时代化、大众化、开放化的新需求。
2.从学校层面上看,存在参差不齐的教学转化困境,对红色资源的融入机制缺乏设计
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效果如何,最为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能够“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红色资源务必实现从“历史知识”到“课程知识”的教学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反复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各级各类学校尝试探索多种形式把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要看到,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对此缺乏统一的教学规划和融入机制,未能对红色资源实施有针对性地整理开发和应用,没有结合各个年级、各类课程的实际进行深入研讨、专门培训和教学设计,甚至完全放权给思政课教师随意取舍、自由发挥,有的课程教学简单地将人物事迹作为案例展开零碎的教育,“只是一味强调其正向激励价值、一味进行空洞理论歌颂、一味进行语言形象烘托”,而忽略了红色资源与教学需要的结合度和匹配性,不仅导致青年学生对于红色资源的具体内容失去兴趣,还会动摇学生对革命事件、革命人物的合理性认知。
3.从教师层面上看,存在本末倒置的价值引领困境,对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发掘不够
当前,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的通用做法,就是借助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将红色资源以知识性形式传授给学生,虽然在过程上实现课堂知识传递的效果,但应用上局限于理论观感和知识获取,缺乏实践环节对学生价值引领的凝练强化。毕竟红色资源育人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实践的有力支撑,这样才能实现主体、客体、介体以及环体的有机联系。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既不是史实堆砌的文字教条,更不是牵强附会的理论总结,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彰显。这对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好用活用准红色资源提出严峻挑战,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既要注重理论性,更要注重实践性和思想性。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有的思政课教师对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和内在学理缺乏主动研究或研究不深入,仅仅将红色资源简单作为一种历史知识或者是教学过程的附加形式,忽略了红色资源的思想引领力、精神感召力,导致红色资源与思政课教学衔接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趋向庸俗,导致说理不透、辨析不明、批驳不力等问题突出存在,未能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情、思想共鸣和价值认同。
4.从学生层面上看,存在防卫屏障的自我认知困境,对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把握不透
根据心理学理论,认知是心理认同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个体对外界的信息输入会进行倾向性和选择性加工,以匹配自身偏好,否则便可能产生认知防卫。随着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对大多数红色资源的认知往往早于课堂教学,甚至自小学开始就有记号性掌握,虽了解红色资源的象征名称、典故史实、历史意义及其构成元素,但对红色资源的内涵掌握还比较浅显,认知常常停留在朴素情感层面,无法升华到价值塑造、信念引领等深层次。而且,之前尚无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以致小学、中学到大学等各学段思政课可能对某地区同一红色资源进行无差别化重复提及,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与反感心理,给后续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融入造成认知上的防卫屏障。
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的重要途径,应着眼于现实问题与困境,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基本要素来推动,需要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方面探寻实践进路,从而真正为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提供创新途径。
1.从主体角度看,要坚持“统筹”和“多元”相统一,强化构建协同育人格局
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根本目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强调育人实效,这个育人过程既涉及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也涉及教学实施与成效转化,其主体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负责“教”的教师和开展“学”的学生,还包括红色资源供给的“主体”政府和思政课教学实施的“主体”高校,是涵盖校内与校外的多主体系统工程。首先,政府要挖掘提升红色资源教育价值。在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上,政府既要注重“有形”的经济价值,更要注重“无形”的社会效益和教育价值的实现,做到统筹兼顾、通盘考虑,持续开展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提炼等工作,为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内的思政教育提供优质资源、生动场域和有力载体。其次,高校要科学构建红色资源赋能机制。运用红色资源赋能推动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高校必须建立高质量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整合各方优质红色资源,做好校地联动、部门联动和师生联动,结合地情、校情、师情、学情构建相应的特色课程体系,不断推动红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保驾护航。最后,教师要不断提高红色资源的教学运用能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导者,要深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积极主动储备关于红色资源的理论知识和鲜活案例,在正确领会教材体系精神和课程知识点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厘清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与思政课知识联系的讲述逻辑,使红色资源以更恰当、更有效、更精准的方式与思政课育人宗旨相契合。
2.从客体角度看,要坚持“启智”与“润心”相统一,量化课堂评价反馈机制
思政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因而学生既是思政课教学“主体”,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表现为受动性和可塑性。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成效检验,就是要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学生,是否既被传授知识技能、也被加强道德修养,实现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宗旨。首先,要科学制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为确保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课程评价需紧紧围绕学生的道德建设和思想引领来开展,注重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提升其针对性和吸引力,遵循导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聚焦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实际效果,同时还要将学校、家长、社会的评价意见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参考。其次,要注重学生考核指标多元化。淡化以往以分数为单一评价标准的做法,逐步实现从“分数评判”向“质量评判”转变,强调红色资源对学生道德素质提升的效果,突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辩证考量,既注重学生日常行为和思想道德表现的现实反馈,更注重对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考察,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式和课堂内容进行调整与改进。最后,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开展教学效果评估。从本质上来说,思政课是一种信仰教育,评价标准既要体现课程属性所要求的考试成绩和教师评定,还要体现价值属性所强调的“信其道,亲其师,践其行”,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类数据,比如出勤率、参与度、学习质量、志愿服务、日常行为等情况,综合运用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结果评价等方式,推动教学效果的动态化、过程性、科学性评估。
3.从介体角度看,要坚持“说事”与“说理”相统一,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教育介体是教育主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联系介质和转化过渡环节,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就是要发挥红色资源的介体特性,辅助思政课真正实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首先,把红色资源作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教材是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关键,红色资源则是辅助教学的有益补充和生动素材,所谓“赋能”并不是让思政课教师单纯地讲红色故事或事例,而是要把寓于红色故事中的宏大史实、深邃思想、抽象理论,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形式传导给学生,突出红色资源与教材内容的彼此契合及逻辑自洽,以充分彰显思政课“讲道理”的本质属性。其次,把红色资源作为推进思政课教学话语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实现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是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思政课教师要把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转化为“思政话语”,把抽象严谨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转换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话语、群众话语,为处于“需求侧”的大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话语供给”,将理论的宏大叙事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叙事上,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最后,要将红色资源作为思政课翻转课堂的重要依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中颇为流行。红色资源的具象化、立体化特性,契合翻转课堂的特点、优势,有利于重建教学结构、重置教学程序、重构师生角色,更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开展,要积极探索红色资源与各门思政课的多维适配,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共鸣及共情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4.从环体角度看,要坚持“虚拟”与“现实”相统一,优化提升教育教学环境
环体是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既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也包括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的环体进路,就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亲和力和在场感。首先,依托红色资源创设教育教学情景。红色资源凝聚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为思政课教学情景创设提供了软环境和硬支撑。通过话题设置、课前调研、话剧表演、影像展映、故事演讲等多种方式,有效发挥红色资源的浸润、感染和熏陶功能,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观照、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自主体悟,并实现理想信念的升华。其次,运用红色资源重构思政课教育场域。红色资源通过物化载体,以革命文物、遗迹遗址、纪念场馆等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形式展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与束缚,使思政课与红色资源耦合充分完成内容传递、精神引领,通过红色旅游研学、实践教学、实地考察、现场讲学等实现历史时空地转换,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在场”的感染力。最后,通过红色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红色资源有着丰富史实和故事元素,应对当前学生网络化生存的现实,对红色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保存、处理和呈现,依托ar、vr、大数据、区块链等手段,促进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优势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衔接,切实将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式、可互动的虚拟仿真思政课,极大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略)
姜长宝,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任俊霞,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转载自“中国大学教学杂志”公众号)